朝花夕拾读后感(15篇)
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,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,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。是不是无从下笔、没有头绪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朝花夕拾读后感1《朝花夕拾》是鲁迅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,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,从家庭到社会,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,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,同时也对旧势力、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。
在这本书中,我最喜欢读的文章是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。这篇文章写了鲁迅先生很多的童年趣事:翻砖找蜈蚣;按斑蝥脊梁;拔何首乌藤;摘覆盆子吃。
作者写百草园,是以“乐”中心。再接着写道“我”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。前面写了百草园的趣味,反衬了三味书屋的乏味。在枯燥又乏味的书斋里,稍稍偷懒一会儿,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:“人都到哪里去了?”给喊回来,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。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,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。
在百草园里,鲁迅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,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,拔植物玩闹嬉戏。读着读着,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,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。
鲁迅故居
鲁迅先生所描绘的百草园里的童年趣事是每个小孩子都向往的。我的童年也有一个这样的乐园。奶奶家的菜园就是我的乐园。我四五岁的时候,大伯领着我们兄弟姐妹,到了奶奶家后院的空泥地沟垄、刨坑、松土、耕地、落种、浇水。忙活了大半天,总算是把菜园给弄好了。我们每天都和大伯和奶奶来给菜地浇水,施肥。
冬去春来,菜园里逐渐变得绿油油的。我喜欢看黄瓜花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,高举在阳光中,火辣辣的黄,做好了招蜂惹蝶的准备;土豆花也开了, 白的,紫的,还有淡红的星星点点浮在土豆秧上。
鲁迅故居百草园
我之前一直有一个疑问,为什么土豆花有白的,有紫的?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是种类不同。土豆花一开,地里的蝈蝈们也就闹翻了天。小时候我很爱听蝈蝈的鸣唱,但父亲却怕我碰坏了土豆苗,将一块草垫给我,让我坐在土地旁听蝈蝈唱。
夏日,正是黄瓜收获的季节,那一根根碧绿的黄瓜在菜园里的瓜架上悬吊着。一阵风吹过,小黄瓜悠悠地荡着秋千,看了让人满心欢喜。口渴了,大伯就会摘下一根黄瓜塞到我的嘴里;苦瓜也开始显山露水,沟沟壑壑都在膨胀,一刻不停地在扩充自己的地盘;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,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......
有时候我用一整天的时间来观察蜗牛爬行,也有时会扔一小片馒头到蚂蚁窝前,用一天时间观察蚂蚁搬东西。
童年渐行渐远,留下的是一个美好的回忆。朝花夕拾,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。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,不一样的年代,一样的快乐,童年,惹人怀念啊!
朝花夕拾读后感2看《朝花夕拾》时,有一种老年人回忆往事时的脉脉温情。
书中的十则故事,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《藤野先生》,当时,中国在日本人的心中的是一个弱国,可是,当我看到《藤野先生》中的那一段话,便心痛起来——“中国是弱国,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……” 他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头,而且还与日本人一同欢呼的国人,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,不仅可怜,而且,可恨!
但是,日本人,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“尊重”二字为何意,鲁迅在此则中更着重描写的,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,对作者真诚的关怀,还有,对于中国,对于“人”的热爱。作品的字里行间,无不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。
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,是希望将日本精湛的医学技术传入中国,为中国的人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,在此,藤野先生将医术还原到了它本来面目——为着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,而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目标,着实可敬!
在文章的末尾,鲁迅先生写他至今,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断地“写为‘正人君子’所厌恶的文字”,又一次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佩。
其次,《二十四孝图》,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。原本培养孩子孝心的《二十四孝图》,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阴影,使其觉得白发的祖母和我是不两立的,封建礼教毒害少年,害得他们深了 《二十四孝图》,和《风筝》所想表达的实际大同小异,这可以说是旧中国教育制度上的欠缺,但是,这难道不是中国的弱点所在吗!
鲁迅先生,是我们“民族的脊梁”,以笔作枪,字字掷地有声,这本《朝花夕拾》,虽是回忆性的散文集,但丝毫没有改变它的风貌,对于作品中所指出的旧中国的弊端,我看过后触目惊心,庆幸我出生在了祖国富强的年代,我下定决心,尽我所能不让悲剧重演。
在过往的日子里,我们伟大的祖国,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,而如今,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,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,怎能不为了中国而去努力呢?从《朝花夕拾》中,我看见自己的影子,一个坚定的影子!
鲁迅众多作家中最突出的一个,也是特殊的一个。他以笔为抢,势要把中国人“打醒”。他敢骂,骂苟延喘、阴险狡诈的人,骂貌似中庸的伪君子;他敢论,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,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。这就是鲁迅,一个不屈不挠、永远刚直的、伟大的的作家和爱国英雄!
朝花夕拾读后感3有一个人,虽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,却没有在那个腐朽的社会随波逐流,而是利用手中的笔,同整个封建社会斗争,他就是大文学家鲁迅。有一本书。它反映了在封建社会时麻木不仁的统治者和贪婪迂腐的国民,它就是《朝花夕拾》。
《朝花夕拾》原本叫做“旧事重提”,这本书里面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散文。这十篇散文读起来引人入胜,令人手不释卷。字里行间还包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,但是这本书还有很多隐晦难懂的地方我还是不能理解透彻。
鲁迅本来应该快乐的童年,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,不时透出了一些迂腐的气息,所以鲁迅就要去骂,去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。虽然从文章表面看,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,但其实,他把愤怒藏得更深。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,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!
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《藤野先生》,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,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,比如他把“我”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;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。散文中的这个对比手法,其实能让我们体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对他的景仰。另外,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。
“中国是弱国,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……”看到书中日本学生的这句话,我的心就像是被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。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屈辱的岁月。
中法战争、中日甲午战争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,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。近百年来世 ……此处隐藏9014个字……言三语即道破主题,表达对无忧的童年的深深缅怀与对黑暗、腐朽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的无情揭露。
秋天到了,春天还会远吗?
在春天的花圃中,偶遇一朵霞粉的清香,令我辗转难忘——《阿长与山海经》。
阿长,她是鲁迅小时的保姆,开始时“我”十分讨厌“长妈妈”,因为,她非常好事,家里经常因为她的叽叽喳喳而鸡犬不宁;她学问不深,但“礼仪”这方面却是信手拈来——大年初一,清早还没等睁开眼,就被“长妈妈”拉着说:“阿妈,恭喜恭喜!”并且还要“吃一点福橘”,以求一年顺遂平安;还有“长妈妈”关于“长毛”之类的看法,我就十分“反动”;但即使这些是夹杂这封建迷信的无知,但也无处不夹杂着对“我”的爱,这些都在他为我买的《山海经》中喷涌出来,这使我十分的感动,别人不能、不敢做的事而“长妈妈”却做到了,不仅仅使我对他之前的抱怨完全消灭,而且也让她在我的心中的位置上得到了提升。今后我每天都腻在“长妈妈”身边,同他一起看晦涩的字眼,妙趣的插图,美好的世界。
《阿长与山海经》在我看来,无疑是鲁迅先生文笔最细腻,温柔,丰满,最富有人间真情的一篇。
文章通过记述“我”儿时与“长妈妈”相处的几件事,满怀诚挚的刻画出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。她虽没有文化,甚至粗俗,但她乐于助人,心思单纯善良,有耐心陪伴、聆听孩子,对美好事物有执着追求。温婉的同时把无知的“长妈妈”与“藏书无数的远房叔祖”相比较,抨击了名流文人对青少年的麻木无情,打击了反动文人。文中的“长妈妈”无虽名无姓,卑微充斥着她的灵魂。但正是这卑微的长妈妈,他的身上却散发着质朴善良的人性光辉,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缩影!
鲁迅在窗前半亩花田的游酣,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,而是为了抨击现实,获取光明!《朝花夕拾》中鲁迅看到,并深深地赞誉了蕴藏在“长妈妈”一般人身上的人性的光辉,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的力量的存在,鲁迅先生才有动力继续披荆斩棘,新中国才有冉冉不息的希望!
这力量就是对祖国青年的关怀!这就是脚踏实地的“实做”精神!这就是中华民族“最值得宝贵”的“民魂”!只有他们,中国才有真进步!
朝花夕拾读后感14《故乡》这篇小说中,给我印像最深的是人物的描写。
闰土当之无愧是重点人物。20 年的转变,使得他从一个勇敢机智、见多识广的小男孩成为一个庸俗、卑躬屈膝的下人。到底是什么使他的改变如此之大呢?是贫穷?还是……这是我们所不能得知的。但是从鲁迅的小说中,我们可以知道,在鲁迅的心里,闰土一直是一个勇猛聪明活泼的人,要不然不会一提到闰土就会想起他在刺猹的场面。可是,当闰土与鲁迅说话的时候,第一个词竟然是“老爷”。我相信当时鲁迅的内心震动肯定是很大的,他也许料想过千百种交谈方式,但是肯定惟独没有料到这种。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来说,闰土是应该叫鲁迅老爷,但是,从20 年前的迅哥儿到20 年后的老爷,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点?闰土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,岁月在他的脸上,手上,都留下了沧桑的痕迹。但是,容貌的改变并不是他最大的改变,他最大的改变就是心理上的改变。也许,他的心里还是把鲁迅当成迅哥儿的,但是当时的社会不允许;也许,他的心里还是想和鲁迅一起玩耍,但是他知道,他和鲁迅之间还有主仆关系。一声“老爷”又包含了闰土多少的感情?是懦弱?是卑怯?还是因为久久不见不熟识的陌生?这,也许只有闰土知道了。
另一个人物杨二嫂,不知看过《故乡》的朋友们注意过没有,虽然杨二嫂是一个配角,但是她也是其中一个改变很大的人物。20 年前,她曾经有豆腐西施的美名,可是在20 年后,她的样子简直让鲁迅认不出来了。对于她的样子,鲁迅只找到了一个形容词――“圆规”。如果单纯是外貌上的改变也就算了,杨二嫂成为现在这副“丑模样”也是因为她的内心在渐渐地改变。她去鲁迅家的时候,居然提出了要一些旧家具的要求,被他拒绝后大放厥词,说什么“越富越一毫不肯放松,一毫不肯放松便越有钱”。如此尖锐的语句,简直不像是一个“西施”所能说出的话,倒像是一个混着菜味和尖酸刻薄话的中年妇女。不仅如此,杨二嫂离开的时候,还拿了鲁迅母亲的一副手套。如此种种,此人的改变也是巨大的。
《故乡》中,鲁迅不仅点到了家乡的改变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,更用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证明一个词――改变。不论是家乡的改变还是人物的改变,鲁迅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微言大义的感觉,特别是最后一句:世上本是无路,人走的多了,就有了。
朝花夕拾读后感15爱,是要从小事之间挖掘出来的。
执着朝花,在夕阳中拾取,深刻脑海间的故事,却只余阿长的那些零碎所片段。记得书中是这样说的:年幼的“我”日日盼着《山海经》,无奈没有机会可以得到,最后竟是那令“我”讨厌的阿长将那四本求的画本带回。
是有着许多似阿长的人在我们人生的乐谱来来回回……
给予我们爱的他们或许令我们讨厌。“但到憎恶她的时候,就叫她阿长。”人水马龙,望过窗外时,是否瞅见孙子孙女咧口朝年迈的身子吼去,声如波将老人的手激的发抖。最后,千言万语的气愤,悲痛,无奈,都滑进了一声长叹。我们这些青少年似乎不仅讨厌着自己的爷爷奶奶。偶尔在家时,面对妈妈的口水四飞,苦口婆心,字字句句,就像加了速的运动员进行曲在耳畔单曲循环,荡的心间的湖面波涛汹涌,惹得眉头锁的似两座大峰。
给予我们爱的他们或许有很多缺点。“一到夏天,睡觉时她又伸开了两脚两手,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,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。”似乎所有父亲都有这样的毛病:抽烟、喝酒、打牌。时常在推开书房门时遇见,铺天盖地的地至于一股烟味往鼻尖钻,连王熙凤的“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”都自愧不如这“未见其人,先闻其味”!时常在餐座上时,遥遥望见一杯如展示板在白炽光下盈盈闪烁的酒水,座上之人脸红脖子粗,偶尔来两句醉语,就差再舞上两招醉拳。这还没罢!完了,倒不是自个蹲着凉快去,而是来招惹其他人。扯扯你头发,抽你两张纸······这不正如“我”笔下谋死隐鼠的阿长一个样么?
但,那些满身缺点、惹人厌的正是无私给予我们爱的人。“哥儿,有画的三哼经,我给你买来了!”佝偻老人们曾经“力尽不知热”般踏着破旧的三轮,在不成调的小曲里,摇摇晃晃送我们尽至天边的学校,也许我们不知道如珠的汗水使那单薄的里衣嵌入干老的皮肤里。妈妈的啰嗦漫天满地,但一个个音又何尝不是黏在我们的身上?久之,索然无味的话语也能插上翅膀,成了小提琴家手下的音符,跳跃!爸爸的小动作,也仅仅体现着另一种爱,可曾想过他们也只是想刷刷“存在感”,让我们从学习的苦潭间挣扎出来,深吸一口,听听花语云鸣?
总有一天,我们会发现珍藏在这的爱。“仁厚黑暗的地母呵,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!”我们是他们的唯一······
莫等那一口棺椁入土方知后悔,莫等两鬓已霜才懂得珍惜,莫等失去后才悲痛曾经的漠视,暴虎冯河。
鲁迅先生只能用言语将感激献上,却无法真实的用双手来捧起自己炽热的心,撑起掩了他们心的幕布,为无私奉献的爱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从现在开始吧,从小事里,发觉他们的爱,从小事里回报他们的爱。
愿你们永安!